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_第二百五十七章 四圣论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七章 四圣论道 (第2/7页)



    而荀轲也没有半分的怯场,年龄已愈四十岁的他看上去满是沉稳的模样,已远非当初面对一切都无能为力的小毛孩,身上带着强烈的自信,目光湛湛。

    “吾言人性本恶,再言礼法。”

    上台之后,荀轲没有半句废话,直接抛出了自己的核心观念。

    且是性恶论在前,其余在后。

    表明一切皆是因此而形成的判断。

    荀轲说道:“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

    这段话,没有点本事在身的人都听不懂是什么意思。

    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他把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叫做神,把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而是万物自身运动的结果。

    荀轲又道:“天行有常,不为人存,不为人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故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天有其时,地有其才,人有其治。”

    天道不会因为人的情感或者意志而有所改变,对人的善恶分辨完全漠然置之,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的关联,是吉是祸,全看个人的努力。

    这里,已经和墨家的明鬼有了极大的冲突。

    而这还不是结束,荀轲继续说道:“人,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纷乱理而归于暴。”

    人天生对物质的追求是和道德本身就有冲突的,荀轲认为天然禀赋的性情本身便是恶的。因而顺应其自身的发展,将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