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04 (第3/4页)
。 顾昀曾经微服匿名地去转过一圈,见那窝窝掰开以后里面很实在,粟是粟,面是面,拿在手中十分有分量,与当年京城起鸢楼上珍馐玉盘流水席没法比,甚至连粗茶淡饭都不能算,但是一群刚干完活的汉子凑在一起,一人举着一块干粮,蘸着一块工头从家里拿来的酱料时一起吃的时候,看着让人心里踏实。 临近京郊,顾昀骑马跟着长庚的马车,沿途闲聊起这事,长庚便笑道:“工匠什么的可能是从外面请的,过来当工头,带着大家干活,剩下大部分做工的劳力都是杜公直接从招安的流民中征来的,将来他们在哪来搬过砖,就会留在哪里一直捧这个饭碗。为了这个,我听说杜公向运河办求了一道圣旨作保,以朝廷名义做保,除非是自己想走,不然厂子不会赶人,一辈子是这里的人。” 没有谁比流离失所的人更期盼重新落地生根,让这些流民自己造自己的新家,他们能把活干得又踏实又痛快,偷jianian耍滑的很少,杜万全只需要管饭,连工钱都省了一大笔,还经常有老太太在背后叫他“杜善人”,拜菩萨的时候总连着他的份一起,这人也实在是精到家了。 “好事,”顾昀想了想,又问道,“这么一来除了家人不减租之外,有点像军户——只是民间不比军中,要是有不好好做事或是作jianian犯科的呢?” “军机处出了条例,”长庚道,“我走之前就交代江寒石了,已经连同圣旨一起发下去了,一共十三条,内有细则若干,他们每天晚上收工,有专人给讲这个,倘若证据确凿地犯了,运河办的地方分枝能做主驱逐……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