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2 (第2/4页)
里有数,这两年皇上又是推行耕种傀儡,又是大开通商路,明明都是国富民强的好政策,偏偏不知问题出在哪,国库不满反空,军费又得削减。 南方刚经历水患,灾还没赈完,再打起来,到时候山匪城乡村郭地乱窜,百姓更遭祸害,而倘若朝廷真的因为这件事撤换南疆军统帅,顾昀根本想不出谁还能镇得住南疆。 两害相权只有取其轻,顾昀无可选择,只能暂时保住傅志诚。 等熬过这两年,古丝路彻底建好,大梁内陆商路全面打开,一批来自海外的白银能流进大梁,让国家缓一口气,到时候不单出兵,还要将自巴蜀通往南疆的通路修好,真正加强对这天高皇帝远之地的管控,双管齐下,才能彻底收拾匪患。 可惜,这些事除了他心忧,其他人都仿佛想不明白。 其实未必想不明白,只是在他们眼里,击鼓令和日后拍皇上马屁升官发财比较重要吧。 顾昀来路上一直在琢磨着怎么保下傅志诚,特意不动声色地给他传了信,不料行至中途,人家给他来了这么一手。 哪家的土匪打劫倾巢出动、还卷旗子敲锣打鼓的?对方摆明了知道他是谁。 截杀朝廷钦差,这与造反有什么区别? 长庚这些年深入民间、游历四方,对时局民生早就不懵懂了,稍一思量,前因后果就都分明,他觑着顾昀的神色,低声道:“义父,我倒觉得这未必是傅将军的意思。” 顾昀冷冷地道:“废话,傅志诚哪有这么蠢?” 这些占山为王的大头山匪可谓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