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1 (第2/4页)
长安后,羲岚发现,以前王孙公子在街上骑马,故意碰马的是娇羞娘子,不叫夏紫薇,便叫秋海棠;现在碰马的是老头,不是瘫死,便是病残,不给几百贯钱他决计不肯矫健地爬起来。为了不跟老头们产生太多的爱与恨,王孙公子们都换掉了紫骝、大宛等进口名牌,摘掉了金鞍玉勒,恨不得骑骡上街,连带影响了衣肆、鞋肆、帛肆、茶肆、酒肆等等的生意效益。久而久之,这长安的“胡气”自然也少了许多。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长安的物价调整略大,连盐价都从天宝年间的十钱一斗,涨到了两百多钱一斗,赋税还高得有点吓人。除了吃盐要交盐税、喝茶要交茶税,连喝酒也变成了限量的,还得交个酒税。奇奇怪怪的税如雨后春笋,让老百姓们感到压力山大。搞不好以后敬酒要交个灌税,吃饭要交个膳税,蹲茅房要交个厕税,死人要交丧税,服丧完了要交除税,交友要交友税,友税还得分个执友税和交游税,打呵欠要交个欠税,伸懒腰要交个伸税,天亮了交质明税,天黑了交晏朝税……皆大欢喜。这种税来税去的制度持续了几十年,只苛不缓。打个比方说,后来柳宗元被贬谪到永州当司马,遇见了一件挺神奇的事。因为朝廷需要某种毒蛇做的药材,若有人交这药材可以免交赋税,但可能会被毒蛇咬死。柳宗元听了很气愤,捕蛇人却说我这样挺好的,总比交赋税被穷死饿死好。我们村儿的人都交税交死了。于是,柳宗元对自己的人生与智力产生了质疑,他作为当代一文豪,竟找不到言语反驳捕蛇人,只能留下一长串省略号。 郭子仪在安史之乱中立下剖符丹书之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