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71章 偷票房? (第1/4页)
“500多万?” 程龙内地票房最高的是《红番区》,当年也不过首映600万左右,《燕尾服》有《红番区》过亿的潜力? 打死董熹都不信! “偷票房?” 熹子大厦会议室里,公司铁三角相对而坐,从孙海平嘴里说出这句话后,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董熹闻言皱了皱眉没有说话,但他心里却有些明悟。 “偷票房”这件事情,算是圈子里比较公开的秘密。 由于分成比例不同等各种原因,偷票房是电影业中屡见不鲜的现象。 常用的一种手段是“偷梁换柱”:假如你去看a电影,电影院给你一张b电影的票,拿着b电影的票你可以去看a电影,但这样一来,票款算到了b电影头上,a票房就差了。 而在某些小城市,甚至都只是手写的电影票,压根儿就不计入任何票房。 而在发行界也有句名言——要想票房高,一靠吹,二靠偷。 当然熹子的电影发行,只讲究吹,没有动用上偷的技能。 甚至当初中影暗示可以帮着《愤怒的公牛》争取一下票房,好用来冲击国产片最高票房王座的时候,都被董熹拒绝了。 他虽然有些时候不靠谱,但是秉承着不偷不抢的精神。 当然,偷女人可不叫偷,海王的事情怎么能算偷呢? 不过鱼塘只有两三条鱼的董熹,撑死也就是个塘主。 虽然《愤怒的公牛》没有偷票房,但也凭借着自身的宣传,依旧登顶票房冠军。 可不代表其他电影就不偷票房,尤其是小片偷大片的票房。 因为小片一般给影院的分成多,一般在60%到65%之间,而大片给影院的分成一般在57%以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