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5章 《月球》立项 (第4/5页)
。 而这一次的搭建,请来了国家航天局加入,他们派遣专家做为顾问参与电影的前期筹备以及拍摄。 有了专业人士的建议,第二次搭建的摄影棚明显更接近于月球表面的状态,虽然国内还没有登月成功,但是专家肯定比普通人要懂。 通常来说,月亮的表面是浅灰色,尽管月亮的某些部分是深灰色的。 但是根据太阳的照射成都,又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比如棕红色、土黄色…… 模拟月球的土壤,选择的是长白山地区有一种火山渣,至于月壤的颜色变化,董熹原本打算用特效后期合成。 但是专家直接建议,在摄影棚的顶端按上一排大型彩光灯,就能制造出同样的效果。 而做为主场景的宇航员生存基地,经过专家的设计,在风格上也更加的还原。 低调偏现实的布景,是董熹想要的风格,冷光犀利的硬科幻风。 或许唯一让董熹觉得不满的就是,他电影里唯一的搭档智能机器人助手——嫦娥。 这个以神话故事里人物命名的机器人,在董熹的预想中将会是一个圆滚滚的萌物。 他也和道具组的人讨论过,甚至将草稿交给对方。 不过当时因为疏忽,董熹并没有标注尺寸的大小,而且画蛇添足的形容:“要可爱和萌。” 在道具组的理解中,就是“可爱”与“猛”。 “这是个什么玩意儿?”看着眼前这个接近两米多的圆形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