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一以贯之 (第3/14页)
免除有jianian人刮去偷藏之弊。” 赵士祯道:“银钱藏jianian有种种手段。这兑换银钱除了仔细称量后,还要仔细看成色,以防着别人掺入铅铜等等,故而十分繁琐。但由此类品相完好的银币,稍有缺损他人一看即知。” 徐光启道:“赵院长说得没错,我记得这黄铜银有七黑八灰九转青,九五成时色还清之说,而红铜银也有七黑八红九带白,九五成时还原色之说。每年由江南贡入内库的金花银,就是足色带金花的黄铜银,其余似库银等成色都不如了。” “不知阁老铸银币要多少成色?” 赵士祯笑着摇了摇头道:“哪里能如金花银一般,但也不可太差,阁老的意思需用铜用上好的黄铜,银八铜二如此。” 徐光启疑道:“那官价多少?” 赵士祯道:“阁老的意思,八钱银二钱铜的银币,值银一两。” 徐光启不由叹道:“阁老此举既心怀社稷,又体恤黎民啊!” 赵士祯闻言也如此点了点头。 为何徐光启会发此感叹呢? 其实制银钱与制铜钱都是一个道理。 明朝准确来说是白银采用称量货币,铜钱则采用铜本位制。 要知道明朝每位皇帝刚登基以后,首要大事就是铸钱。 明朝有两个朝代的铜钱质量特别好,一个永乐通宝,一个则嘉靖通宝。 这都是明朝国势极强的时候, 嘉靖通宝有些好钱,用的是滇铜,而且含铜量达九成。 永乐通宝也不用说,倭人特别的喜欢,不然织田信长也不会将永乐通宝的图样绣在了部队的旗帜上。 而嘉靖钱更好,在民间交易上,嘉靖通宝甚至可以四百文兑换银一两。 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