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_第八十五章 措手不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五章 措手不及 (第1/5页)

    春节在家,对于林延潮而言,除了必要的应酬外,都是在家读书的。

    程家赠了一百两后,众人每日看了都是笑得合不拢嘴。

    依林高著的打算,是准备置办上十几亩肥田,或者买个耕牛。

    在闽地人多地少,用地方志上的话说是亩直寝贵。

    眼下又承平了好几年,一亩上好的水田能抵个七八两银子,山边的半旱田,也能有三四两银子,而一头耕牛差不多是六七两。

    置办个十亩水田,再买头耕牛,这一百两也就差不多了。这意见大家都是比较同意,囤积土地,是很朴素的观念,若是吃喝浪费掉,不说家里,别人也会说一声败家。

    敲定主意后,林高著就让大伯,三叔就开始张罗这事了。

    林家水田地左近,挨着邻村大娘娘家,还有同村一个出五服的叔伯家,依三叔的意思,将这家里水田连成一片,要赶在春耕前,将地买到。

    就是林家打算买地时候,大伯的差事下来,侯官县衙兵房帖书一名,闻此消息,全家都是高兴不已。虽然还是编制外,非经制之吏,但已是够大伯,大娘的社会地位着实提高一截了。

    林延潮原本还以为,身为吏员不能科举的,后来才知道这完全是个误区,不是吏员不能参加科举,而是吏员不用参加科举已具备做官资格。

    明朝做官三途,进士一途,科贡一途,吏员一途,明初时以吏员出身而成为高官之人,不可胜数,到了中期后期,国朝重视科贡,才规定于御史,州县正官,不得从吏员中选拔。更有了后来,举贡,吏员出身,非大卓荦不得出头的章程。

    不过同在衙门为官,吏员比衙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