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_第四十三章 先生的背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先生的背景 (第3/5页)

  谢举人笑着道:“也好,林先生刚进学,手头必不宽松,既同在桑梓,且具贺仪二十两,聊表心意。”

    说着下人就奉上一封银子。

    二十两银子!乡人们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张享,谢总甲都是笑着替林诚义收下。众乡人看得那雪花银眼睛都是要瞪下来,这银子要是自己的该多好啊。

    林诚义中秀才之事,在洪塘乡传得沸沸扬扬,社学塾师中了案首,足够村里那些妇人说个三天三夜了。

    受了二十两银子的刺激,社学学生都是遭了殃。他们回到家里都被家里人耳提面令了一番,诸如好好读书等大道理,说得他们耳朵都长茧子了。

    过了数日,林诚义终于返回了洪塘乡。乡里顿时热闹起来。

    平日十里八乡的邻里乡人,认识不认识林诚义的,都是一并都是来了。

    洪塘社学前,排成了长龙,人人都是忙着送礼。家有学生在社学读书的,都奉上白钱和银饼子,没有学生在社学里读书的,也是拿了鸡蛋,白酒,米面,干货。

    对于洪塘乡而言,已是很久没有出过秀才。在百姓眼底,秀才高高在上,遇上地方上的争执,要与官衙打交道,都要经过生员出面。一般平民家中遇有婚丧事,或过年过节,亦有请村中秀才帮忙写对联、写祭帐。

    这些都是百姓们要麻烦秀才,眼下结下这交情,将来一定有用得着地方,故而乡人也是精明,早早来打下关系。而林诚义中秀才后,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焕发,少了几分原先的拘谨木讷,人也是豁达了不少,与道贺的乡民谈笑欢乐。

    林诚义收了这么多人情,也决定设宴答谢诸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