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叙功 (第2/11页)
被当场怼了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而沈一贯继张居正之后,讲得是高宗谅阴的典故。 此出自论语,子张问孔子:“高宗谅阴,三年不言,怎么说?” 孔子回答说,何必是高宗,古人皆是如此,旧君驾崩了(新君不能干预朝政),应当由百官各司其职三年,其中由宰相来统摄。 然后沈一贯就此展开又讲了一段话大意就是旧君托孤,必须要忠贞不二的大臣,如此之人辅佐天子,必能让百官听从。若是不得其人,倒不如新君自己亲政来得妥当。 当时张居正在旁听着,听完之后脸色很不好看。 经过这件事,天子心底就记住了沈一贯。 后来张居正觉得沈一贯在讽刺他,又因沈一贯在会试中‘私藏’张居正长子张敬修的卷子,最后使之落榜,因此本来前程大好的沈一贯,不得不辞官还乡。 张居正去政后,此人经申时行保荐起复。 天子道:“这位沈卿,当年在经筵上与朕讲高宗谅阴之典故,当时他在百官面前言‘托孤寄命,必忠贞不二心之臣,乃可使百官总己以听。苟非其人,不若躬亲听览之为孝也。’” 说到这里,天子轻轻笑了笑道:“如此说来,倒是一位耿介之臣!” 耿介? 王锡爵倒不是如此认为,经筵日讲官在给天子讲课选题,必然让首辅看过后才能在第二日给天子讲。 张居正在经筵前定下,细柳营与三年不言的大题目给皇帝,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但沈一贯却道出了与题目截然相反的意思,其中动机…… 但王锡爵道:“陛下慧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