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百损道人(下) (第4/5页)
毕竟他是李唐后裔,他的平妻赵珂又是大宋的公主。而李家又是世袭勋贵有兵权在手。在武修文的眼中,他是最适合做领袖的人。 但当时天下已定,中原自金朝末年到南宋末年将近五十年的战乱,早已是断壁残垣,饿殍遍野,急需休养生息。 汉人百姓们也经不起再度的动荡了,这需要几代人的韬光养晦才能恢复元气。 且当时蒙古帝国横扫世界,达到了极盛时期,尚未衰败,已无撼动可能,因此李清微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后拒绝了武修文的提议,并且劝他放弃这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当然了百损道人作为帝国的既得利益者,蒙古朝廷的汉人勋贵。他的话在武修文的心中并没有什么说服力。 但出于救命之恩,武修文也只好作罢。 不过百损道人倒也没有说谎话搪塞武修文。 他的后人大元汉人世侯李思齐,与李思齐的养子,宋朝宗室之后赵琦,献关中之地倒戈朱元璋,为徐达击败王保保创造条件。为彻底驱逐蒙古人巩固西北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而见过百损道人之后,武修文才开始渐渐放弃光复河山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从而开始找回屠龙刀,然后准备参悟其中机密,为后世子孙光复中原创造条件。 但很可惜那屠龙刀自襄阳失落之后,一直辗转于江湖上,武修文穷极一生都未能找到,最终郁郁而终。 看完这本日志之后,张无忌感慨世事的变迁。 不过他也发现了一件事。 以前他看书的时候,总是下意识的认为玄冥二老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