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1 (第1/4页)
是条件不错,只不过真论起当皇帝,却到底还差了一样——天赋。 刘清洵恰与太子相反,他极少待在宫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游历坊间,知民情,体民意,慰民心。近些年治水灾,平饥荒,绞jianian佞,件件功绩显著,朝野群臣常赞其天赋异禀,皇帝更觉欣慰。 且他出身不凡。其母德妃乃当朝一品大学士之女,虽位不及皇后,于后宫也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太子本就生性多疑,深知其慧根殷实,能力远高于自己,更觉人心叵测。即便此时刘清洵无夺嫡之心,难保改朝换代之后,仍无篡位之意。因此愈发忌惮,为保日后无忧,唯有除之而后快。 刘清洵如何不知自己早已是太子的眼中钉,既要除,自然不会寻些泛泛之辈来。 因而听闻贼人自尽,他并不感到意外,稍作沉吟,方道:“既已自尽便罢了,本殿并无大碍,今晚之事不必声张出去。” “是,殿下。” 唐忱迈开步子走至他身侧,扫了眼地上的横尸,淡淡提醒道:“殿下身边的人,也该清清了,以免德妃娘娘担心。” 话虽含着深意,可他的语气倒像是在聊家常那样,不显山不露水,语调平静而低沉。 前来夺命的刺客能如此准确地寻到刘清洵,毋庸置疑的是,他的身边早已有太子安插的眼线。 其实坦白来说,到底是皇帝的哪个儿子继承大业,对唐忱而言都没什么所谓。他只需要恪尽职守,保护好百姓的安危,守护好国土疆域便足以。 而此刻他之所以会多一句提醒给刘清洵,是因为他同自己一样,俱是有志之人,难免惺惺相惜。 “多谢。”刘清洵默契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