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靖明 第146节 (第1/7页)
而王守仁虽然需要离开朝堂三年,但如果有了这个直呈御前的渠道,谁又能小觑他? 朱厚熜笑道:“你参预国策,诸多大事何等重要、机密?其余国策之臣可随时面圣,独你家中突传丧讯,故行此法。此后国策之臣若荣休或遇到类似情形,一如此例。你只是开先河第一人罢了,众臣不会有非议。” 王守仁来辞陛,连谢三恩。 “刚知天命,好好调养身体,将来的日子还很长。” 乾清宫门口,他看着王守仁拿着匣子、钥匙和印章离开了,最后才悠悠叹了一口气,眉头皱起来一些。 说起来这个头是杨廷和开的。他当首辅的时候都毅然回乡守制三年,这才让梁储当了三年首辅。 堂堂首辅都丁忧守制维护礼法,后来大家自然不能留下把柄。 但是国策会议上刚刚表完态“君臣一心”,突然就离开了一个。 朝堂中枢怎么就这么不稳定呢? 这样御书房伴读学士少了一个,而谁暂代杨一清参预国策会议又成为新的问题。 …… 皇帝提出的新法方向之大胆,表过态的参策们还真不敢在外面轻易走漏风声。 你可以是保守变法,甚至是被迫变法,但参策们“一心”要砍士大夫的利益,这着实有点让他们心慌。 如果没有议出妥善方案和步骤,只怕刚一走漏风声就会有无数人尝试揭他们老底把他们赶走:这是规则范围内的玩法,总要先想办法挣扎一下。 皇帝看到阻力太大,说不定就调和一下了呢? 蒋冕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