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靖明 第157节 (第3/6页)
很激动吧? 这可能是一次不需要强行罢黜百家使得儒家独尊的机会,是儒家真正把各家学问包容进来的机会。 如果做成了,新法有新儒学作为统领,纵然官绅会因为当前赋役方面的得利受损而不甘,却也不敢背离自己得以享受这些利益的根基。 三五十年后,如果新儒学大成,他们的子孙都得凭此进学出仕! 再有还在商议的官吏待遇法…… 新法到了此时,也许真的称得上“君臣一心”了。 参策们是真的有了动力。 王守仁静思之后,认为自己不需要在这件事上着急。 嘉靖五年之前,“新党”和“旧党”必定会进一步在学问层面同样交锋,这才是陛下需要的局面。 五年之后天下大改,届时第一个要动的,恐怕就是科举! …… 已是七月中旬,各省参加乡试的秀才们陆续奔赴省城。 十九岁的徐阶收拾好了行装,准备前往应天府参加他的第二次乡试。 “聂提举对你十分看重,这次不要有心魔。”他的父亲叮嘱着他,“一定能高中的!” 徐阶点了点头,望向了码头边不远处的另一顶轿子。 里面坐着已经等了他两年的女子。 那是十三岁中了秀才志得意满,十七岁初次乡试就折戟后议的亲。 那时一度怀疑自己的才学,若不是去年在任的华亭知县聂豹称赞他是“国器”而且亲自传授学问,徐阶就准备先成家再说。 现在他对父亲行了礼说道:“父亲保重身体。儿子此回必定连中两榜,明年归省成亲!” 声音中充满自信,既是说给他父亲听的,也是说给远处轿中的母女听的。 他父亲做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