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_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36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364节 (第8/9页)

 科举一兴, 刘挽亲自推行的改革, 以令天下人都看到读书识字可以改变命运的希望,自然引得天下人争相效仿。

    希望永远是最大的动力, 自此刘挽不需要再不断的重申读书的好处。

    随着刘挽将陶瓷之利用来兴教学校, 以令各州各县之内都有能让人读书识字的学校, 再加上刘挽大力的发展经济, 以带动地方富裕。

    不错,刘挽镇守西域长达十五年之久,但那十五的光景,西域发生了何等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些年里北地出了多少科举进士, 单单如此功绩,满朝何人能比?

    更何况刘挽自北调南之后,与各地山民及百越等国相处融洽,为他们造桥铺路,修渠引水,以助民生, 又教他们耕种织布, 让各地的山民和百越等族都得到实实在在的利, 多少人对刘挽感激涕零, 多少国因刘挽而对大汉俯首称臣。

    刘挽的声望远非刘据可比, 谁让刘挽多年纵然得了仁厚的名声,也不过是在朝堂上助刘彻处理政务,真论起来并不像刘挽一般于国有大功,自然也是不可能比得上刘挽的威望。

    不是没有人向刘彻进言,是不是应该让刘据出去历练一番,否则天下只知泰永长公主而不知太子,那对大汉并不是一桩好事。

    这个提议不能说刘彻没有听进去,但是刘彻确实也不能说不给刘据机会,比如当接二连三的有人状告各地的豪强世族强占民田,且世族越发不像样的情况下,作为皇帝的刘彻自然是无法容忍的,要知道多年前针对此事,刘彻已然是在不断的忍耐,到如今很明显是不想再忍的了。

    既然忍不了,刘彻必须是不忍的。

    初初刘彻的意思是让刘据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