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孺子可教 (第3/6页)
临时替补的陈升之,正是建州建阳人,章越的同乡,与王安石正好很熟。 一个将来的宰相,居然被嘲讽将来泯然众人!章越刚才自己方才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 “无妨,无妨。”老者笑容可掬道。 气氛很好,老者看来没有怪罪。 章实仍是起身赔罪道:“三郎他不是诚心,是我疏于管教了,还请责罚在下。” 老者笑了笑看向章越,亲切地问道:“哦?那你说说,何以治孟子?说好了,就不责令兄了如何?” 章越道:“多谢老先生不计较,韩昌黎曾言,自孔子没,群弟子莫不有书,独孟轲氏得其宗,读孟轲书,然后知孔子之道尊。” 韩昌黎就是韩愈,他就曾十分推崇孟子。他有个道统论提出‘尧舜汤禹,周公孔孟’,而孟子之后道统失传,一直到他承袭了道统。 但见老者点点头对吴安诗道:“这话倒不是没有道理。” 吴安诗向老者请教道:“陈公,治经的这大家,小侄略有所闻,但当世治孟的大家不知有何人?” 老者屈指道:“治孟的大家,自泰山孙先生、徂徕石先生之后,如吕,尹,邹等人虽有注疏传世,但皆称不上大家。如今数来孙莘老算一个,就属你二弟的亲家介甫算一个!” 王安石有首诗写给吴充‘同官同齿复同科,朋友婚姻分最多。两地尘沙今龃龉,二年风月共婆娑’。 同官指的是二人都任群牧判官,同齿是二人同年生人,同科是二人是同年中的进士。而吴育正是那年的科举考官,正是他录取的王安石与其弟吴充。 二年风月共婆娑说得二人同任群牧判官两年。 朋友婚姻分最多,就是两家姻亲,王安石长女十七岁嫁给吴充次子吴安持,现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