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章 (第2/3页)
得差不多了,郎主一开始不是那么斤斤计较的,是发现钱用的太快,才变成了这个样子。 雍朝南迁之后,物价飞涨到了一个令人咋舌的地步,如今南雍算是稳定了吧,可他们一路往北走,北边的物价,也就比当初的北雍末期好一点点。 一个大钱才能买两张饼,此时的大钱,并非是人们印象当中的铜板,小钱才是铜板,大钱是更为厚重的铜板,一大钱,大约等于二十小钱。 十文钱的素饼,不带任何馅料,只够个孩子吃半饱。这物价不管在哪都属于天价了,而令饼价涨到这个地步的,还是因为粮价太贵了。 动乱时期粮价贵,还算是正常的,而在萧融他们身处的这个时代,还有一个匪夷所思的特征。 那就是,柴价跟粮价一样贵。……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知道贵,却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贵,而且因为贵了很多年,他们也习惯了,好在柴和粮不一样,只要日日找、夜夜找,所有空闲的时间都用来捡柴,总还是能捡到够用的数目,让全家熬过这一年。然而一旦有什么意外发生,占用了人们的时间,柴不够了,也买不起,那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即活活冻死。 柴米油盐这四个字,大约就是从这时候起,柴字,排在了第一位。 这个时代,冷菜凉菜飞速发展,烧炭法出现了好几种,为了保暖,人们无所不用其极。三十年前,许多人都忘不了的那场雪,从高句丽到赣湘二水,厚厚的雪层将它们尽数覆盖,长江、汉江冬日结冰,北方牛羊大量冻死,而南方因为未预料到这场持续长久的雪灾,一个月内,足足一百五十万的人口,长眠在了漫天大雪之中。 被冻死的人们不知道,他们倒霉,正好就降生在历史上三个大规模变冷的气候节点之一当中,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