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抖机灵 (第3/4页)
是为了威慑显摆,别说村与村之间不可能大肆杀伐,族老本身就有职责维护乡间治安,调解乡间冲突。 好吧,对比族老挑头的两村冲突,这些说法看似矛盾。 若要简单直观,只需要理解,相比现代,这个时代不管怎么说,也有着足够的野蛮。 别说民间乡里,就像此时的蔡邕,他对刘沧不可谓不关心,但明知他明天要去参加械斗,却跟本不会说出些什么奉劝阻止的话来。 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只要事出有因,提刀上阵,好男儿自该如此。 毕竟乃家天下的时代,而这个因,也从来不会特指国之层面。 刀身缠上麻绳,能敲能砍,却不至于白刃取人性命,两人闲扯之时,似乎蔡邕有心引导,话题又逐渐引向习文方面。 “父亲大人,说起来,如今这文章断句标注是否有些麻烦?” 蔡邕平时说话也并不总是咬文嚼字,但论到学习之时,经史词句却是字字严谨,刘沧这边听的有些头大,转眼又开始抖起小机灵来。 “嗯?有何麻烦?”蔡邕疑惑。 “您看,如今文章多是一气而成,就算句间留下间隔,也容易引起非议。若是在这断句之时加上这种点、豆样式的标点,不是更能直言其意么?”刘沧缠好刀身,在地上划了个逗号句号。 “还是说这种标点会犯什么忌讳,为世家不喜?”刘沧对蔡邕问道。 古人不傻,而且就刘沧所见,蔡邕给他注解的礼记中,也存在字句间隔。 如今刘沧对国学之道多少也有点敬畏,他可不相信蔡邕这类人连个逗号句号都不懂运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