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43 (第4/4页)
这样一来,朝中大臣也不能说什么了。 毕竟人家皇帝花的是自己的小金库,又不是国库,而且这两年,国库日益丰盈,官员们底气十足啊。 “公共图书馆?”翰林学士皱眉:“这名字不雅。” “那就叫大明公共图书馆。”吴有为直接冠上了“大明”二字。 “为何要.. 公共二字可否去掉?”刘健小声提议:“因为听起来好像是给内宦们准备的... 公共,公公,多相似? “太史公日: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吴有为摇头晃脑:“公共,公为平均;共为合力。合起来的意思是:共同进行平均分配。挺合适的嘛。” 最后,名字就这么定下来了,因为冠上了“大明”二字,谁敢不从? 不过因为外面的书籍多而杂,不如翰林们亲自动手,抄写一批,然后刊印成册,手稿当然放在图书馆里,不得外借;但是刊印的可以售卖、外借等等....。 当然,抄书不白抄,按字数统计,鉴于文言文都是很简洁的东西,吴有为给出了十字一文钱的价格。 百字就是十文钱,千字可就是一百文钱,万字可就是一千文钱,那就是一吊钱,等于一两白银。 一个人,一天总能抄写万字吧?一日一两银子,高工资了。 这大明朝的官场之中,分为浊流和清流两股。 像县令,知府这等治理一方的官员,一般都叫做浊流。 而像御史言官、翰林编撰等人,则被称作清流。 俗话说:清流好名,浊流好利。 翰林院的这些人,都好名,你要是让他们收点孝敬钱,那跟要了他们的命一一样,会被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