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 (第2/4页)
松显然没有要放过她的意思,他微微苦笑,“羡慕我们什么?羡慕我们回不了家吗?你知道不知道,我们在劳动积极分子表彰大会上得到一个消息,以后这段时间,都不会再有招工回.城.的.名额了。我们回不去了。” “我羡慕你们有书可以看啊。”赵明珠很自然地说道。她说的也是真话。经历了特殊时期的动乱以后,家家户户的藏书都被红卫兵以破四旧等名义撕的撕,烧的烧了。农村本来就是藏书匮乏的地方,被这么一搞,连渣都不剩了。家家户户所有的文字大概只剩下领导人的语录——红宝书了。倒是这些插队下乡的知识青年,还保存着几本颇具文艺气息的书籍,因为特殊时期的劫后余生,更加的弥足珍贵,连插队下乡都带在身边,时不时拿出来翻看一下。赵明珠此前就听说,刘晓松带来的藏书是最多的,他甚至有全套脂砚斋批注的,这在那个年代可是了不得的东西。 “有书看?”刘晓松的苦笑更甚,明显是真情流露,“可是这些书我都看过好几遍了。又有什么用呢?” 看着刘晓松一脸寥落的样子,赵明珠也忍不住起了恻隐之心。她很能理解这个年代知识分子对于文化知识的渴求。所以她自然而然地安慰他道:“看过了,还可以再看啊。好书是经得起重复的,每一次看,从不同的视角来解读,都会发现新的东西。主席曾经说过,不读三遍以上,没有发言权。你或许可以多看几遍。” 刘晓松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你也知道?想不到在张家集竟然能遇到你这样的女孩子。你想借我的看吗?我借给你!” 赵明珠看着刘晓松一副热心肠的样子,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