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火星那些年_1212脱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212脱变 (第1/6页)

    迎着夕阳,天空中的云霞变化多端,心情犹如打翻了的无味瓶杂交在一起。心中无法抑制的悲伤与思念,一点点勾起一丝丝的回忆......抬头,仰望,夕阳下一直留着一抹残红。荧红的光笼罩着全身,映照着帝焮的脸颊,周围绽放着悲伤的花。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现在是傍晚,恐怕谁都难以分辨这天边的太阳,究竟是日出,还是日落吧。不管日出还是日落,都是那样神圣,都是那样庄严,都是那样高贵。日出时候的太阳,带着一种不可一世的气势,喷薄而出,将一切都渲染得无比辉煌。而这日落时的太阳呢,它处在即将逍遁以前的巅峰状态,正将自己全部的能量全都倾泻而出,又怎能说它不壮烈呢?日出日落,竟然如此神似。

    日落带来希望之美,也赋予伤悲之美。苏轼说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我们的人生,就是一个又一个的日出和日落的轮回。我们会遇见成功,也会碰到失败;我们会胜券在握,也会毫无把握;我们会有看到葵花灿烂的时候,也会有收获荒草一片之时。日落教给我们的是适时的悲伤,而后更加清晰地看待这个世界。

    从寄托哀思到祈福天下,唯一不变的是人们手中的烛灯,让人看到烛灯就想到了远古的传说,拿着烛灯就似乎在聆听着千年的往事……

    帝焮点起烛腊灯轻轻的放在海水上,看着海水荡漾的带走了烛灯。

    来表达了的美好心愿,在点燃烛灯前要在灯上写出自己的念想,比如这次科考任务所牺牲的战友们,学者们。

    与烛灯一起冉冉升向磅礴的苍穹,以祈求与纪念。

    这时烛灯有两种寓意,一种是对美好的祈福,另一种就是追怀先人的一种传统,体现了古人“慎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