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清穿之大龄宠妃 第173节 (第2/8页)
郁宛伸出小拇指,“口说无凭。” 还是这么爱较真呀!乾隆无奈地伸出手去,两指麻花似地勾缠在一起。 郁宛粲然笑道:“一言为定。” (正文完) 第233章 番外一 嘉庆元年五月, 福康安因积劳成疾在军营中病逝,曾经烜赫一时的富察氏家族,至此也终于缓缓谢幕。 自然,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福康安本人因着军功卓绝依旧颇受嘉许, 乾隆下旨追封为嘉勇郡王, 与其父富察傅恒共享太庙,而其子富察德麟亦得袭贝勒爵——这就纯粹仗着祖宗颜面了, 明眼人皆瞧得出, 富察氏已是日薄西山。 何况德麟本人亦是个不肖的, 奉命往军中迎回福康安灵柩时,竟大胆向所经地方索要四万余两的所谓“丧葬费”, 妄图中饱私囊,消息传回京城, 已经亲政的新帝气了个倒仰, 不但亲自下诏痛斥,并勒令德麟自罚八万银子充公。 郁宛原以为乾隆会帮着说说情,好歹是孝贤皇后一脉的后裔,哪知乾隆这会子忽然有了太上皇颐养天年的架势,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倒对郁宛感叹道:“到底颙琰还算有些气魄胆量。” 要是因为顾忌他的态度就公私不分轻轻放过,那乾隆反而得重新评估一下立他为储合不合格。 郁宛心说这有什么好顾虑的, 长久以来皇帝都对富察氏态度隆重, 富察家的子弟待遇更是堪比皇子, 怕是新帝早就想抓住机会公报私仇了——嫉妒乃人之常情, 何况富察氏这些年屡屡与皇室宗亲联姻, 其势力盘根错节,若不趁热削弱权柄,来日恐怕将有大麻烦。 一朝天子一朝臣,老练如乾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