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4章 犯忌! (第2/5页)
是邓仲和无论如何都难以接受的。 以前康书记在的时候,邓仲和也不是完全的配角,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内,很有权威。一般情况下,康书记也并不插手政府的具体工作,只是牢牢抓住官帽子不放手。 朱建国这一过来,抓官帽子的手段如何,暂时尚未领教,却径直将手长长地伸进了邓仲和自家的“院子”,完全不按规矩出牌。 这让邓仲和很恼火,一时又不好发作。 这样的谈话,自然是单独进行的,不可能有第三者在场。到底“谈判”的结果如何,外人不得而知。但刘伟鸿很想知道这个结果,决定直接登门,当面向朱建国咨询。 这又是一个大大犯忌的动作。 朱建国如果愿意告诉你,那就无须你去询问,时机合适的时候,自然会说的。如果不找你谈这个事,便说明朱建国另有想法。身为下级,而且是直属下级,这么“杀上门去”,未免过分。搞不好就要在朱建国心里留下“居功自傲”的坏印象。 何况这事成不成还得两说,暂时连“功”都还没有,就自傲了,更加离谱。 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刘伟鸿清楚得很。但刘伟鸿不在乎。最终林庆县是实行邓仲和的发展规划,还是实行他刘伟鸿制定的发展规划,事关重大。往大里说,关系到林庆县八十万人民群众的福祉。如果按照邓仲和制定的规划去实施,最好的结果,也不过就是肥了一小撮暴发户,对整个林庆县的发展,没有丝毫益处,只会败坏林庆官场的风气,让越来越多的干部,“紧密”地跟个体煤窑老板联系在一起。 这个不是刘伟鸿杞人忧天。 在他经历的另一个平行世界,煤炭行业的官商勾结,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的问题。甚至惊动了中央,专门为此下发了文件,要求严加整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