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6章 刘伟鸿到底什么来头? (第2/5页)
东西,主要得靠自己去找。就像他刘伟鸿,老刘家嫡孙,招牌够大了,后台够硬了,却还是不够。这个大招牌和大后台,不是随时随地都能用上去的。无论多厉害的“绝招”,用多了就不灵。所以刘伟鸿现在要找的,就是能随时在浩阳地区派上用途的后台。朱建国是最直接的后台,用好了,效果不小。李鑫背后的省委组织部长李逸风,偶尔也能派上用场。 第二个就是政绩。政绩分两种,一种是真的,硬邦邦的政绩;另外一种就是虚的了,官样文章,好看。但甭管哪一种政绩,都必须会cao作。 这就是第三个重点:舆论宣传。 做出了政绩,还得有人帮你摇旗呐喊,将这个好事情公之于众。这样才能引起上级的重视,提拔重用你的时候,也有了理由。 刘伟鸿原本想这个菜篮子工程一开始的时候,就联系省报记者,仔细思考过后,决定往后押。等见到了真东西,再惊动省报的大记者不迟。有实实在在的东西给人家看,这样的报道比较扎实。 所有的领导,都是“cao作”的高手。甭管报纸上、电视上宣传得多热闹,事情的本质到底如何,道行高深的领导一眼就能看个**不离十。 某种政绩,是不是会引起领导的重视,主要取决于这个政绩能给领导本身加多少分。但实在的政绩还是比虚的东西更受欢迎一点。至少这个经得起调查,没有穿帮的危险。确实拿不出真家伙,才不得不用假货凑数。 菜篮子工程本身的意义还是比较大的,也值得推广。 李鑫八面玲珑,聪明得紧,听了刘伟鸿的介绍,马上就意识到这个事情确实有新闻价值,当即说道:“好,我帮你联系一下。应该没问题,我和省报新闻部的梁主任比较熟……你要是有时间的话,就来大宁一趟,见个面,喝个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