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女匠师_第22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4节 (第6/7页)



    周氏侧过脸笑,再次庆幸,嫁到王家真好,嫁给二郎真好。

    只有阿蓬、阿艾很严肃,看看襁褓中的从弟,再看长姊。长姊撒谎!从弟刚生下来就老了,从头皮皱到脚底,根本不像二叔、也不像叔母!

    宾客纷至。

    王葛成为大匠师的事没在苇亭里宣扬,不过公文经过县、亭、乡,凡有心者格外有心,全借着这次王家添丁送来贺礼。十四岁的大匠师,且为罕见的“准宗师”,谁还不懂王葛已被朝廷看重,前途光耀。

    锦上添花。

    十月初七,王葛被任命“州级别”特殊营造主吏,兼会稽郡常主考官,兼秩干匠肆主吏。随公文而至的是郡署的五十贯赏钱,自此,她俸粮变更为月十五斛,增加俸钱,每月一贯。

    踱衣县署赏王家宅院一处,位置在瓿知乡,东巷里。

    此宅院不如苇亭的大,好处是挨着“知章”乡塾很近。乡正说了,进乡塾不试学业,十五岁以下都收,按入学季(正月、八月、十一月)交束修即可。

    束修的规格为:四壶酒,一束脯(十条为一束)。

    王家主屋里,王葛讲到束修后,贾妪的心啊,仿佛被耙子抓成一条条脯。束修可不按户来,阿蓬、阿艾都念书得交双份!

    王葛:“乡正说了,不必非是肆里卖的rou干,咱自家腌的咸rou也行。”

    贾妪把脸别到一边,咸rou是野地里长的?不是先买来rou再腌的?

    王翁使个眼色,让王葛继续说。

    “乡塾不管吃住。咱家又不能全迁到东巷里……”

    王家都住进乡,相当于放弃亭户身份,明年苇亭的地就真没份了。但是乡塾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