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大发现》(四十三) (第1/12页)
卷五:发现了《周易》学术 第二章:《易传》前(先秦)《周易》学术 第一节:由《左传》一书反映人们最早对《周易》的运用 一、《左传》一书最先记载史巫以春秋《周易》文本筮之的筮例 《周易》一书在先秦历史文献里,唯《左传》一书最早记载人们对“繇题”式《周易》(春秋《周易》文本)一书的运用,而从当今考古上也未曾发现早于《左传》一书对《周易》的记载物证。 《左传》里一共记载有十三个筮例,除去两卦例不是以《周易》卜筮外,其余的十一筮例,则是史巫以春秋《周易》文本所筮卜的筮例。 如《左传》一书里记载的第一筮例,即《庄公二十二年》:“陈厉公,蔡出也。故蔡人杀五父而立之,生敬仲。其少也,周史有以《周易》见陈候者,陈候使筮之,遇《观》之《否》。〝曰:是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非此其身,在其子孙。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坤》,土也。《巽》,风也。《乾》,天也。风为天于土上,山也。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于是乎居土上。故曰:‘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庭实旅百,奉之以玉帛,天地之美具焉,故曰:‘利用宾于王。’犹有观焉,故曰其在后乎。风行而著于土,故曰其在异国乎。若在异国,必姜姓也。姜,大岳之后也。山岳则配天,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及陈之初亡也,陈恒子始大于齐。其后亡也,成子得政。” 此筮例“观之否”里的“否”,是春秋《周易》文本里《观》中的第三“繇题”,也叫“繇称”。《观》里的第三“繇题”与“繇辞”是:“《否》,观国之光,利于用宾于王。”史巫占出《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