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5章 九头鸟大抬枪 (第1/5页)
队伍出发之前,赵兵宪带着家丁抬着几个大箱子过来。 “继业贤侄,这算是世伯送你们的一点礼物,打开看看。” 对于这位兵备道,刘钧感觉还是不错的,官居要职,却为人和气,而且看的出来,他一直对九头鸟马队很赏识。只是不知道他刚赏了银子,现在又要送什么礼物。 刘钧走过去,打开了箱子,入眼的却是鸟铳,或者说是大号的鸟铳。 “你们马队名叫九头鸟,而这火器也名叫九头鸟,感觉此物天生就与你们相配,正好老夫家丁队里装备了一些,只可惜那些莽夫却没有几个用的好的。我知道继业你们火器装备不少,而且也用的很精,就干脆物归明主,拔几把给你们。” 箱子中的九头鸟静静的摆在里面,长长的枪身,完全就是鸟铳的放大版,光看那又粗又大的外表,就能感觉到威力也必然远大于鸟铳。 实际上,刘钧对于赵兵备很是得意的九头鸟并不陌生。 这玩意,明明就是抬枪啊,长达一丈多,重三十多斤一把。属于中国特有的一种火器,明代时开始制造,后来在清代更是大规模装备。甚至在后来的一些抗日剧里,都能经常看到土八路们拿着这东西打鬼子。 但说白了,就是一个放大版的鸟铳,三十多斤的重量,一丈多的枪身,其结构与一般的兵丁鸟枪完全相同,但装药量、射程及杀伤威力远远大于兵丁鸟枪。这种枪在清代十分盛行,发射时两人cao作,一人在前面充当枪架,将枪身架在肩上,另一人则瞄准发射。 在清军中,这种抬枪是做为步兵支援火力配备的。在清军对付火器薄弱的太平军的时候,效果很显著,据说这种抬枪如果数量足够,齐射的时候声势极为的宏伟。后来中法战争的时候,清军也在对付火军的时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