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 (第3/4页)
在却是物是人非。 萧清韫拿出一张与外公、外婆、mama的四人合照,一张和爷爷的两人合照放到书桌上。在这个媒体不发达的年代,也不担心被人认出来。而且,能进这间屋子的都是关系亲近的,一般来了人都是在堂屋。 萧清韫继续整理里面的东西,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27枚银元,各种头像的都有,这是萧爷爷从“萧清韫”三岁起,每年过年发三枚作压岁钱的。里面还有27枚铜钱,两枚宋代的,5枚明朝的,剩下的都是清朝的。这些都是苏家外公知道箫爷爷的做法后,不甘落后专门找来给“她”发的压岁钱。想着两位老人的做法,萧清韫不禁莞尔。 一个大些的酸枝木盒子,里面装着一套上好的笔墨纸砚和一些颜料,这是开始学书画时外公送的。一个巴掌大的小叶紫檀首饰盒,打开,里面装着一块羊脂小玉佛和一个羊脂玉平安扣,玉佛吊坠是小时候有一年过生日外婆送的,平安扣是很小的时候mama给戴上保平安的。自从大运动开始,家里人就让收起来,没再戴过。 一个手帕,里面包着钱。当初下乡时,“萧清韫”把从小到大存的钱和mama留下的400多块现金、票全带上了,一共900元左右。数一数,还有669块6毛7分钱。 木箱子的角落里,整齐的放着十几封信,大多数信封里都是50元,有两封里是60块,有一封装着350块。这些都是那位父亲寄来的,每三个月一封信,50块钱和一些票,过春节的那一月会多10块,票也会多一些;每半年寄一些衣服或是布料,一些吃食。“萧清韫”之前只用了票,钱还在信封里,衣服、布料直接被压在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