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8节 (第11/13页)
者寄给自己的投稿,另一部分则是各种文学爱好者寄到《钟山》杂志社再被收发处的同事随机分配给各个编辑的投稿。 前者因为都是编辑们各自看好的作者,他们的稿件不仅大部分都达到了刊发标准,甚至还有不少有潜力成为名篇佳作。而后者就是良莠不齐,好的可以惊艳整个编辑部,差的则是可以让编辑吐血三升。 “林冬梅同志的新小说就写出来了啊?”林为民在其中看到一份来自京城的挂号信,信件的署名就是林冬梅。“不知道她这篇小说的水平有没有提高呢?“ 林冬梅以穆寐之名发表在《钟山》的处女作——《狩猎》算是一篇让编辑和读者都感到惊讶的文章。不过《狩猎》的优秀之处在于它的情节设定及叙事方法,如果真要论小说本身则还是有些生涩。只不过这种缺点相较于整篇小说是瑕不掩瑜,因此才让《狩猎》成为《钟山》上半年度最受欢迎和最具争议的小说。 林为民拎着装满信件的袋子到了办公室,然后再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来。其他早来的编辑们也大多正在审稿,所以编辑室里只有纸张翻动的声音。 林为民将其他投稿放到一边,他决定首先阅读林冬梅的这篇《救赎》。林为民左手拿着稿纸,右手拿着准备批阅的铅笔。由于现在还不是后世的无纸办公,因此编辑们对稿件的修改及审阅意见都是直接写在稿纸上。而为了尊重作者们的手稿,编辑们的批阅意见都是用铅笔书写,这样后期可以擦除。通常编辑们都是手拿红蓝两色铅笔,蓝色铅笔一般是写自己的看法,红色铅笔则是提出修改意见。 作为《钟山》的骨干编辑,林为民审稿的速度其实算是比较快的。一般只要半小时就能判断这篇小说是否具有刊发价值,但是林冬梅这篇《救赎》却让林为民深陷其中。他抛弃了自己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