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_第424章 国相之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4章 国相之威 (第7/9页)

横生,作为孩童启蒙,最是合适!最重要的是这种形式,整个县学,都可以采用啊!”

    陆贾却迟疑了起来,陷入两难之中。

    而其余的群贤,则大多抵触。

    “不可!天下学问,以百家言之,这文中之事,无百家之言,粗俗不堪....更类小说家之街谈巷语,道听途说....”

    要不是因为刘长,他们肯定是要说出最难听的话,只是因为刘长和刘安的面子,他们方才忍住了心里的鄙夷,在百家之中,有个小说家,这个学派倒也不是专门写小说的,他们负责记录民间街谈巷语,并呈报上级等为主...而他们在百家里的地位很低很低,难等大雅之堂,连农家都比他们要高好几个档次。

    也并非是所有的大贤都反对。

    其中也有支持者,就比如儒家的公羊寿。

    公羊寿就认为:这种方式虽然没有百家之言,可所蕴藏的,如孝,信等,都是各派所倡导的,完全可以应用,他甚至进一步说道:“如今的百家之学说,止步不前,用过去的辩论方式,用着过去的文章规格,过去的都已经灭亡了,怎么还抱着这些东西不放手呢??”

    到这个时候,群贤开始哗然了。

    他们迅速争吵,而争吵就不再是启蒙教材,而是如今对文章的要求,简单来说,是对文学“传统规矩”的看法。

    这就要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了,汉朝的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争。

    这个简单来说,就是儒家大量经典被烧毁,然后一些儒家就以口传的方式传下经典,结合如今的局势,重新编写经典,进行注释,后来大汉又允许民间藏书了,然后大量的古籍出现,这些古文经典和如今的经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