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_第481章 有朋自远方来,鞭二十,驱之别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1章 有朋自远方来,鞭二十,驱之别院 (第2/9页)

王也并非是不懂得治理国家,对待内政,他也有一手,只是要比其余诸侯王更粗暴,其他诸侯王都是鼓励百姓耕作,这位是逼迫,你不耕作就砍了你的头,看你耕不耕,他给各郡县的官吏都设定了一个标准,没有达标的都要被惩罚,超过了标准的就直接提拔,通过简单粗暴,压榨百姓的方式,燕国倒是强盛起来了。

    他的很多做法,跟吴王是相反的。

    吴王以仁,他以暴,不过就目前两人的成就来看,还是吴王的办法更给力一些,可这也没办法,吴王的这套办法,不是随便就可以效仿的,刚柔并济,宽济百姓,在不劳民的情况下还能让诸侯国迅速强盛起来,这需要一定的政治天赋和才能。

    大概是因为肃慎献弓的渊源,就是暴躁的燕王,也没有对肃慎的使者们无礼,笑呵呵的接待了他们,并且暗示他们其实自己也挺喜欢箭矢的,肃慎人倒是没有多想,他们人少,常年遭受扶余人和挹娄人的袭击,很多学者认为挹娄人是肃慎的后人,可他们在汉朝灭亡之前,都是共同存在的两支部族,并非继承关系。

    肃慎人擅长造弓箭,就常常给周围的部族献出自己的弓箭,自己也在用,也没有什么贤王才给的说法。

    故而就取下了弓要送给燕王,却被燕王给拒绝了,按着燕王的说法:如今陛下还没有得到,我岂能先得?可以在返回的时候再送给我!

    肃慎人一头雾水,不就是送个弓箭嘛?怎么还怎么多说法呢?

    可当他们继续往长安的方向走的时候,一路都受到了款待,也从译者那里得知了自己献弓在中原会被视为祥瑞的事情。

    肃慎人大喜,早知道这样,百年前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