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节 世界的秘密3 (第2/7页)
满目疮痍的世界。” 凌子涵仍然眉头紧皱:“约旦河西岸?我看过很多历史资料,那里是所有权处于争议的地区,长期爆发武装冲突。为什么会在那种地方建立避难所?” 维多利亚轻轻点了下头:“你说的没错。所谓“缇科瓦”,其实就是古希伯来语“希望”的意思。该地区的长期战乱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新势力划分。具体孰是孰非现在评价已经毫无意义。但就缇科瓦这个避难所的产生,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 “正如刚才你说的那样,约旦河西岸是一片所有权处于争议状态的土地。当时的以色列在该地区占据强势,他们在地表设置关卡,对出入者严加盘查。在这种被强行隔绝且无法抗争的环境下,周边区域的民众从很早的时候就像老鼠一样在地下打洞。” “我没有开玩笑,也绝对没有贬低他们的意思。他们通过开挖地下管道互相连接,把各种生活必需品从军方监管之下偷偷运进来。可口可乐、面粉、椰枣、盐、维生素药片、衣服……这种偷偷摸摸的地下活动前前后后延续了将近上百年,随着物质需求量逐渐增加,最初的简陋坑道也一再扩建,形成用水泥钢筋加固,而且越挖越深的密集物资流通网。” “在文明时代,馹本的污水地下处理系统近乎达到完美的程度,甚至连超重型卡车都可以轻轻松松开进去。约旦河西岸的地下交通管网虽然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但就规模而言并不算小,更重要的是使用频率极高。” “以色列方面对此早有察觉,也展开了一系列反制行动,然而收效不大,甚至出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