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0 (第3/4页)
新皇登基,改国号为成熙,接下来是新君的登基大典,晋王爷兑现他的承诺,充分展现他要做周公的诚意,事无巨细,处处插手,把大典安排的无一不妥帖。 真把太上皇感动的老泪纵横,当着满朝大臣称赞,大熙有晋王,是社稷之幸,是黎民之幸,是我大熙之幸,从此以后到哪都不忘把晋王爷叫到跟前,一副父慈子孝的感人画面。 真个把新君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差点没把冕冠摔在地上,这到底是谁的加冤大典?啊?谁的? 有晋王是社稷之幸,是黎民之幸,是大熙之幸,那要我这个皇帝干什么?吃干饭?!我隐忍几十年,千辛万苦坐上这个宝座,不是来当鬼儡,摆好看的! 新皇怒气冲天,而太上皇历尽千辛,谋算了几十年,终于拨掉了尾大不掉的皇太后一脉的势力,把自己中意的接班人推上了宝座,更意外惊喜的是为大熙江山谋了个德才兼备的周公,真是事事顺心,心情舒畅。 太上皇做皇子时踩着众兄弟的鲜血上位,在位二三十年,杀伐决断,大权从未旁落,可以称得上是成精的老狐狸了,当然知道晋王是心不甘情不愿地答应做周公。 可是只要逼着晋王在朝堂之上答应下来,当着天下人的面,晋王就不敢谋朝串位,打自个儿的脸面。 至于晋王以后会不会把持朝政,哪还不是自己说了算,愿意让他把持,他就能把持,敢有个风吹草动,勾结夷人什么的,自己随时都可以处决他,绝不手软。 兄弟相争,不管谁主大位,那都是rou烂在锅里,左右都是自己的人吃。勾结夷人,那性质就不一样了,是里通外敌,出卖国家,那绝对是不能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