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81章 破局 (第6/8页)
夷大炮的制造进展。 红夷大炮虽威力巨大,命中率惊人,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概括来说: 长于攻城,拙于野战。 红夷大炮发射效率不高,据说同时代最熟练的欧洲炮手,也只能做到两分钟一发,且炮体笨重,无法迅速转移阵地。 虽然这种火炮有很多缺点,刘招孙还是想造一门出来,开原很快就要陷入重围,有红夷大炮在,便很有可能复制圆嘟嘟历史,一炮干掉努尔哈赤。 茅元仪用的是传统的泥塑造炮法,就是用泥巴做成模具,倒入铁水,铸成火炮的各个铸件。 这种泥模虽造价低廉,不过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倒入铁水冷却后,铸件表面就会特别粗糙。 须知,炮膛的精细程度,直接关系到炮弹发射的距离、方向,这种泥塑炮膛,内壁本来就很粗糙,炮兵在实际cao作中,若是火药配量再出点问题,就很容易发生恐怖的炸膛。 刘招孙对红夷大炮制造多少了解一点,他知道这炮极易炸膛,只有从铸造工艺和铸造材质上进行改进。 铸造工艺极为复杂,一时半会儿也没啥提升空间,刘招孙不懂铸造技术,便只有从铸造材质着手。 建议茅元仪采用铜铁混合法铸造,简单来说,就是利用铁和铜的熔点不同,在铁胎上浇筑青铜,铜冷却后,可以通过热胀冷缩,来压紧里面的铁胎,起到加固抗压的作用,这样造成的炮,比纯铁炮要坚固,又比铜炮成本便宜。 当然,还有一种方法是熟铁芯和生铁外壁结合,据说效果比铜铁结合更好。 刘招孙只能提供一些理论性知识,至于具体怎么铸造,要得靠工匠们慢慢摸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