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幸臣 第125节 (第2/9页)
……到底不如人家能在水下穿行无声无息……” 武英公道:“慢慢来罢,人家研究了多少年,我们光抄光模仿肯定是不行的,也得自己不断研制,才能有机会超过别人。” 又有个翰林学士道:“我朝地杰人灵,何不召集天下隽颖之士,集思广益,未必就不能赶超洋夷。” 只见他话说完,却无一人响应,武官们都有些冷眼看着他。只有许莼含笑看着他道:“这位大人所言甚是,只是这些技巧到底于举业无益,且这电气火炮原理,又不是一般人一时半会能掌握,只能在学堂里慢慢培养罢了。” 那翰林学士有些尴尬,想起之前他们才攻讦过这新式学堂危及国朝纲常,只好勉强笑道:“既如此我们如今是如何仿制呢?请洋教习来教吗?” 许莼正色道:“这技术确实是洋人不传之秘,洋教习们也多只大概知其原理,我们买了书回来命人翻译,逐一让人讲给匠户听,全赖匠户们忠心耿耿,冒着危险,逐一拆解别人的潜艇出来看罢了。我也是极舍不得这些匠户们,都是小心去了引线火雷,在山谷里日夜测试,没有九成把握,不许他们拆的。” 便有学士赞叹道:“虽为下九流之匠户,却也有报国之心,此正为圣君之治,□□气象。”却是只以为不着痕迹地颂圣。 谢翊道:“此非为下九流,此为国士也。” 他此语一出,高台上微微一静,那学士拍马屁拍到马脚上,一时有些羞愧,贺知秋笑道:“陛下以国士待之,则果然国士报之。” 谢翊看了他一眼没说话,却对一侧的范牧村道:“东野可着重寻访此方面人才为教习。”一时臣子们又都揣摩着圣意,这是命范牧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