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 (第2/4页)
攻强调:“我是陪你再次观摩学习一遍。” 受觉得攻好伟大好慈祥,乖乖点头。 攻良心大概有零点一微秒的发烫,清了下嗓子:“所以说,装逼的套路是没有国界的。但把这招玩得最转的却不是外国人,而是我们中国的宗教践行者。” 受对此自然是七窍通了六窍。 攻:“不如我们从伟大的东晋佛教翻译家鸠摩罗什说起,举个例子,我们常说的’三昧’一词,根据鸠摩罗什的翻译,原本是来自于梵文Samādhi的音译,意思是正思维指导下的定力,即 i ption。可是他故意把这个sam翻译成了一二三四的’三’,我觉得是有企图的。鸠摩罗什君故意制造这个词语的歧义,给了这个词一种模棱两可的概念。以至于后来道教抄袭这个词,用于’三昧真火’的时候,真的以为此’三’为彼’三’,并将其过度阐释为君、臣、民三火,大肆宣扬。为什么’三昧’这个词在中国传播、流行的范围大、领域广、时间长?因为中文里对这样音译的词太过于陌生,所以特别适合拿来语义扩散——这是中古时期宗教界的一种愚民阴谋,他们将语言陌生化,由此形成一种对词汇的崇拜,并将这种崇拜与他们的教义崇拜混同,实际上民众是被这样那样复杂而陌生的词语魅惑了,并将其误以为是宗教的神性——这是’苏文纨索吻法’的终极表现形式。” 受苦恼:“可我外文又不好,更不会你说的梵文、法文什么的,这招除了写诗之外,在日常对话里似乎对我不太管用。” 攻道:“这你就错了,鸠摩罗什是翻译家,翻译家的技巧是一脉相承、从来没有断代过的。你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