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18【王号,国号】 (第2/6页)
陶爱之拱手道:“总镇起于吉安庐陵,此地古称吉州,可为‘吉王’。” 郑森立即反对:“若是今后建国,难道国号叫‘大吉’?” “不若称‘赣王’。”李渔说道。 郑森再次怼回去:“国号‘大赣’就好听?” 李渔不爽道:“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你来取一个!” 郑森顿时抓瞎。 黄宗羲说:“总镇既然夺取江左,便可定都南京称‘吴王’。至于国号为何,今后可以再论。明太祖也是先称吴王,再改国号为大明的。” “楚屿兄呢?”赵瀚看向朱舜水。 朱舜水是赵瀚的老朋友了,两人在铅山含珠书院关系很好。 这些年,朱舜水对大明彻底失望,前后两次拒绝崇祯的征召。而今赵瀚占了浙江,派黄宗羲去请,朱舜水立即跑来南京投靠。 朱舜水问道:“总镇当初似说过自己的是北方人?” 赵瀚回答:“北直,霸州。” 郑森很想来一句,不如称“霸王”,但终究还是忍住了。 朱舜水道:“霸州古为燕地,可称‘燕王’。” 这些都只是参考,把称王称帝的惯例说出来,至于到底选哪一个,还是得由赵瀚自己决定。 从先秦到宋代,都是沿用这种规则,国号和王号只有一个字。 蒙古人占据中原之后,却不得不破坏规矩。因为他们的龙兴之地没有古称,也没有在宋金两国治下担任要职,那么国号就只能自己临时瞎编。 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