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_206【山中之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6【山中之民】 (第4/6页)

越多客家人迁入,那时才达到土客矛盾的巅峰。

    而明末的南赣客家人,很多都还在勤劳致富,向着大山更深处开垦荒地。

    并且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他们砍伐山林、凿石挖矿,带来严重的水土流失。

    刘寰提醒道:“赣南山多地少,一味开垦山地,粮食种不出来多少,反而下雨之后动辄山崩。尔等治理南赣,当令山民多多种植烟草、油茶、油桐、漆树等作物。”

    “受教了。”陈茂生拱手说。

    明末江西,客家人野蛮发展,到处开荒种粮食,让官府一直非常头疼。

    但官府的禁令,客家人根本不遵守。直到后来灾害频发,他们才自己重视起来,从而在南赣形成油茶、油桐、烟草经济区,用人工林代理了自然山林。

    邹维琏不愿为赵瀚效力,但也无法在大明做官,干脆跑到吉安府教书去了。

    而大明赣州知府刘寰,却改名为刘宇留下,被陈茂生特聘为幕僚。

    刘寰作为大明官员,啥都干不了,政策也无法推行,只能整天念经研究佛学。

    被陈茂生礼聘之后,简直焕发第二春,当月就献策十多条。

    此君还会说客家话,成了陈茂生的随身翻译。

    赵瀚那边也给出回复,若偏僻村落的客家人,真的全靠勤劳垦荒致富,每人可保留一百亩地。但是,绝对不能超出一百亩上限,而且十人以上的家庭必须分家分产!

    因为有刘寰的帮忙,陈茂生吸纳了许多本地贫民进宣教团,在赣州城周边的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