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24【日暮西山】 (第1/6页)
崇祯十二年,十月。 赵瀚下令兵分两路,一路坐船接收福州,一路南下接收汀州。有负隅顽抗者,悉数剿灭,投降或逃跑的官员,数量几乎各占一半。 这些年,福建爆发十多次起义,又兼屡次遭遇旱灾,无论士绅官民都不想打仗了。 四个字:人心思定。 江西刚刚收获的秋粮,运了不少去福建赈灾。湖南的粮食,则大量运去江浙一带出售。赵瀚治下的几省地盘,这次终于能够休养生息。 北方却更加混乱。 勋阳、襄阳的官兵,已经断饷半年之久,平时吃喝全靠洗劫百姓。 巡抚王鳌永请求拨发军饷,总计白银十多万两。如果朝廷没钱,请求发放盐引,招商支卖盐引来抵扣军资。 崇祯答应了。 其余各路官军,也用盐引抵扣,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兑现。 一时间,盐引超发,迅速贬值。 徽商、秦商和晋商损失惨重,为了平息商贾怨怒,两淮巡盐御史加强盐场管理。 如此做法,商人倒是高兴了,却把盐枭和灶户逼反。 特别是烧盐的灶户,如果不造反,只剩下死路一条,因为他们全靠卖私盐活命。 盐枭郑国凤聚众起兵,两淮灶户群相呼应,杀死各盐场的场监,旬月间拥兵三万余,占领如皋、海门、泰兴、通州(南通)四县。 盐商们炸了。 徽州盐商和山陕盐商,以前互相打出狗脑子,这次联合起来出钱募兵,协助地方官去镇压盐枭起义。 徽商更是不断写信,请求赵天王出兵,赶紧把两淮地区拿下。 赵瀚置若罔闻,一直按兵不动,等明年夏收之后再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