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55【乡约与工业技术革命】 (第5/6页)
什么钱。有了工资,便有面子和里子,会让村长们安稳许多。 最需要警惕的,不是村长贪污,而是村长欺男霸女、巧取豪夺! 接下来的一个月,赵瀚治下就两件大事:规范乡约,给村长发工资。 张秉文带着几个士子,把各地乡约汇总,删删改改交上来,赵瀚又亲自修改了几条。 然后,分为两种。 文字粗俗版,让人发到各村镇。 文字高雅版,编入新版《大同集》。 文章名字就叫《大同乡约》,可以理解为“大同世界价值观”。尊老爱幼,结交良善,勤勉持家,守法敬业,诸如此类。 不要以为它没用,数百年之后,它会成为万民共识。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所以深入人心,很大程度上就是乡约的潜移默化。百姓即便不识字,口口相传之下,也会逐渐懂得道理,并以此来教育子孙,从而形成一个民族的良好品质。 就在李正围困长沙的时候,劝农所陈希颂突然求见。 “培育出了什么良种,还是研究出了什么新农具?”赵瀚笑问。 陈希颂就是献上《农书》那位,被扔去做劝农所的主事。他拿出一张机械图纸,兴奋道:“总镇,水转大纺车,可以纺棉纱了。” 赵瀚先是一愣,随即狂喜。 三十多个纱锭的水力纺纱机啊,这他娘的在十七世纪简直要逆天! 赵瀚连忙查看图纸,结果看得一脸懵逼,问道:“如何改进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