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_315【江南农田竟然大面积抛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15【江南农田竟然大面积抛荒】 (第6/6页)

做流民或者游民。可想而知赋税都多重!

    不仅是朝廷收的税太重,大户还会飞洒诡寄,使得这些自耕农必须多次交税。而且,他们能分到的土地,都不是什么好田,就算只交征税也够呛。

    还有就是,官府定的免税年限,差不多可使荒田变成熟田。这种时候,就会有豪强出来夺田,把田夺走之后,还让这些自耕农继续应差役,自耕农肯定是要逃跑的。

    另外,垦荒流民属于外地人,常常被本地人欺负,也是种几天地就跑的原因之一。

    地方官不断推出新政策,试图留住自耕农,打击士绅豪强。但都是刚开始有效果,几年、十几年以后就被钻空子。

    江南这破地方很诡异,一方面人多地少,一方面大量抛荒土地。

    大族们也很有意思,但凡遇到灾年,自家种的地,直接抛荒一半,剩下一半精耕细作。

    什么叫自家种的地?

    就是不租给佃户,让雇工去耕种,这种雇工实际就是家奴,每月管饭给少量工资而已。有时也称“雇奴”。

    抛荒一半,耕作一半,这种耕种方法,被很多大族写进家训族规当中,将其视为一种传家秘诀般的经典cao作。

    吴应箕说道:“江南还有许多荒田,属于盐卤地。其实一些盐卤地,在好官的支持下,已经逐渐改善。但换一个庸官,立即被抛荒,因为庸官不减免田赋。”

    “总镇应该酌情收取田赋,大量兴修水利,鼓励百姓开荒复熟,如此江南其实不太缺田。”

    赵瀚对吴应箕愈发器重,点头说:“你把想法都写出来,我交给各级官员酌情施政。”王梓钧的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