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_204【特殊情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04【特殊情况】 (第6/6页)

反客为主,佃户反而能压住地主。”

    洪武年间,宁都县的人口超过十五万。

    万历年间,宁都县的人口不到两万。

    这并非真实数据,而是许多本地人口,被地主给隐匿起来。而占六七成的福建人,他们的户籍还在福建,根本就没有在本地落籍。

    前面几批福建佃户,由于抱团对付地主,迅速就靠种田致富。

    当时是啥情况?

    地主要给官府交重税,佃户只给地主正常交租。一亩田的产出,佃户的收入,竟然是地主的三四倍!

    耕种两三代之后,一些发家致富的佃户,开始不想自己劳作耕田了。

    于是,他们招来更多福建老乡,将土地给转租出去,自己变成坐收其利的豪佃、佃主。

    由此形成三级关系:地主—豪佃—佃户。

    甚至,许多豪佃赚钱之后,回到福建置屋买田,同时还在江西做佃主。

    南赣地区的底层佃户,遭到地主和豪佃的双重压迫!

    而豪佃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经常挑起佃户与地主之间的矛盾。他们让地主与佃户争斗,自己则坐收渔利,许多田兵起义也是豪佃策划的。

    魏家驹说道:“赵先生,鄙人读过《大同集》。若在南赣地区分田,不但要打击地主,还要镇压那些豪佃。而且,豪佃与佃户皆为福建人,以客家人居多。当谨防豪佃煽动佃户,别说对抗官府,他们争水都动辄几千人械斗!”

    这番叙述,让赵瀚大开眼界,决定把陈茂生派去亲自主持工作。

    (今天没了,明天再更。)王梓钧的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