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70【麻烦真多】 (第2/4页)
这个职务只是北大文学院院长而已,但并校之后,却管理着北平所有的非师范类文科学生。 这职位太风光了,要知道此时中国的大学,主要以文科为主。 就手中掌握的实际权利而言,周作人属于北平大学区的第三号人物,仅次于李石曾和李书华,难怪他要痛斥闹事的学生。 周作人走进李石曾的办公室,愤懑道:“那帮学生冥顽不灵,我实在是没有办法。” “款项不是到账了吗?”李石曾疑惑道。 这个款项,并非周赫煊从阎锡山那里要来的钱。而是李石曾在得知受骗后,利用自己国党元老的身份,强行筹集的十多万元经费,来源有社会捐款和富商资助。 为了这十多万大洋,李石曾把老脸都豁出去了,欠下不少人情。而且还是一次性的,如果下个月没有稳定经费,他的教育改革依旧进行不下去。 十多万元,说起来很多,但用起来却捉襟见肘。 教育部门官员的薪水且不提,只国立九校合并就要大费周章。因为不仅是名义上的并校,还有学科专业的合并,比如:非师范专业的文科学生,不管以前是哪所学校的,现在统统得去北大读书。而北大的理工科学生,则要转去原来的北工大和北洋大学读书。 不仅学生需要转学,相关老师也要调职,里边巨大的人事变动就让人头疼不已。 李石曾虽然能拿出十几万元经费,但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因为北大的学生太死心眼儿。 其他几所大学的师生,在经费落实后,都支持或者默许并校,唯独北大的学生强烈反对。他们高举“北大光荣”的牌子,掀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