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28【铁杆书迷】 (第4/4页)
颜惠庆、熊希龄、潘复等人正在等待接见。 熊希龄最先进去,他如今和常凯申是邻居,在香山建有慈幼院(沈从文以前就在这座慈幼院打工),是北平著名的慈善家。 如今东北易帜虽然还没谈妥,但东北到山东的救命粮道却已打通,熊希龄将被任命为全国赈灾委员会委员。 这也是常凯申久留北平的任务之一,平津两地有太多民国元老,这些人是有利用价值的。收服了他们,等于收服一大片,各种人脉和渠道都能打通。 比如熊希龄资格就很老,人家是中华民国第一位民选总理。 熊希龄一走进书房,就看到书架上那两排周赫煊的作品,他没有表现出丝毫异样,便跟常凯申谈起赈灾事宜。 第二个进去的是颜惠庆,这位先生就要憋屈得多。常凯申虽然和颜悦色地跟他交谈,但并没有委以重任,颜惠庆只能黯然离开。 第三个进去的是潘复,这家伙在书房待的时间最久。 当初周赫煊与张学良初次见面,就是在潘复家中。此人八面玲珑,跟哪个派系都关系良好,年初还给张学良做了几个月高级顾问。 常凯申跟潘复谈的,自然是东北易帜问题,希望从潘复口中多多了解张学良。 潘复对此大失所望,他是来谋官的,结果常凯申只让他跑腿。 离开的时候,潘复下意识地看了看书架。等他返回天津后,立即对司机说:“去三乐堂!” 周赫煊的新居三乐堂,莫名其妙就成了热门场所,每天都有乱七八糟的人来投拜帖。 在北方的军政两界,已经渐渐传出消息:常总司令是周先生的铁杆书迷。王梓钧的民国之文豪崛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