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_228【铁杆书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28【铁杆书迷】 (第2/4页)

用亲自过问的,自有相关人员去负责。

    碧云寺行馆。

    常凯申对侍从副官感慨道:“这周明诚,真乃当代苏秦。我本来没报太大希望,谁料张学良真被他说动了。”

    陈修和笑道:“周先生也是因势利导,主要还是我北伐部队军威所慑。”

    “你不懂,”常凯申叹息说,“易帜一事,美国人和日本人在中间动手脚,张汉卿压力很大,我的压力也很大。张汉卿是内外交困,想说服他做出决定,是非常艰难的。”

    陈修和说:“校长,我倒是想起一件趣闻。”

    “什么趣闻?”常凯申问。

    陈修和笑着说:“周先生的新书《菊与刀》一出版,张少帅直接订购了5000册,说是要让东北的文武官员全部熟读此书。”

    “是什么书啊?值得张汉卿那么重视,你给我找一本来看看。”常凯申对此颇为好奇。

    当天下午,陈修和便送来本《菊与刀》。

    常凯申翻开来一看,顿时知道张学良为什么让东北当官的熟读了。他闲得无聊,把此书当做消遣作品,越往后面读,就越感到震惊。

    周赫煊版的《菊与刀》,在原著的基础上改动很大,超过一半以上的内容都不相同。

    第一章总论日本民族性,第二章讲战争中的日本人,第三章讲生活中的日本人,第四章讲日本起源,第五章讲唐宋两代对日本的影响,第六章讲明朝时候的日本,第七章讲明治维新及大陆策略,第八章讲日本对台湾、山东和东北的企图,第九章开始分析日本对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的企图,第七章讲中日开战后的可能情况,第八章讲日本的国际外交形势,第九章讲日本的劣势,第十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