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_190【广播电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90【广播电台】 (第3/5页)

“也行,那我就自己出钱玩玩。不过我想跟《大公报》合作,广播节目里有些新闻内容,需要用到《大公报》的新闻稿。”

    “你是社长,你说了算,免费拿去用就是。”胡政之道。

    “那不行,公是公,私是私,新闻使用费必须出。不过嘛,广播电台创业艰难,这新闻使用费只能象征性的给点,”周赫煊详细解释说,“其实这也是增加《大公报》影响力的方法,《申报》和《大晚报》两家报纸,就跟上海开洛广播电台合作,有自己专门的播音分站(即电台频道)。”

    “《申报》有自己的广播站?”胡政之对此颇为惊讶。

    周赫煊说:“其实广播电台跟报纸一样,都是新闻载体。随着科学进步,电台和收音机肯定越来越普及。”

    “也许吧。”胡政之明显不相信这话。

    上海的开洛广播电台,算是中国地区经营最久的电台了,可盈利模式太过单一。

    电台甚至连广告都没有,更没有啥收听费。他们搜罗市面商业行情,编辑成行情密码单,每月印刷一次,听众需要出钱买卖密码单来获知消息。

    这什么见鬼的玩法?

    更搞笑的是,开洛广播电台为了增加影响力、扩大用户群体,居然开设广播频道,免费提供给《申报》等报纸播送新闻。

    周赫煊想做广播电台,自然会在广告费上打主意。不过前期广告费肯定不多,必须得增加收听用户,才能一步步实现收支平衡。

    ……

    星期天。

    周赫煊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