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章 (第2/3页)
,朝堂如何不消我赘言,只望你千万勿要忘了我的话,及时抽身,以图自保。” 颜延之知道这话的分量,时势动荡多变,自己本便是外放路上顺道而来,归还无期,此次很有可能就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故而兄长多次叮嘱,言辞切切。 他心内凄惶,认真地点头:“兄长放心,延之省得。”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池鱼。”仕途的不得意让他再次萌生了田园之思,他决定从刘裕那里辞职了,但他也没有立即回家,而是到了建威参军刘静宣手下,这里离他的家近,他可以不必“心惮远役”。 同年,陶渊明写了一首诗,诗里说,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终怀在归舟,谅哉宜霜柏。 我是为了什么从事这些差役啊?我心里日日夜夜都在怀念田园,我怎么能离开那么久呢?他再一次辞官了。这是他第四次辞官,第五次,就是我们熟知的彭泽县令了。】 杜甫轻叹:“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何不早归?” 王维也是叹息:“五仕五隐,未得出路,陶潜亦是寥落之人。” 刘氏觉得意外:“相公不是对陶先生颇有微词吗?” 王维道:“我并不认同他的人生选择,但先生境遇实在寥落,我只是心有戚戚焉罢了。” 【终南朝四代,陶渊明质拙的诗作没有得到充分认同。唐代,李杜王孟等诗人接受了他的桃花源理想,却并未完全接受他的人生选择,王维、杜甫都对陶渊明进行了一定批评。 但我想这是时代使然,在大唐那样一个昂扬的盛世,每个人都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归隐田园在盛唐是不可想象的,“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如王孟这样的田园诗派翘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