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6章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第3/13页)
是没有解决中山国。 从战斗方式考虑,因为有中山国,赵国必须面对两种艰苦的战争。第一种是中原地区的阵地战,以兵车和战阵为主;第二种是少数民族方式的战斗,以骑兵和长矛为主。 赵国的军队主要是汉人,受到的战斗训练是中原地区的打法,很容易对付第一种战争。但是,缺乏对付第二种战斗的能力。因此,每当中山国偷袭赵国边境,赵国都感到很无力。 为了一心一意地对付中山国,赵武灵王先与其他诸侯国交好。公元前325年,魏王携太子嗣到赵国祝贺赵武灵王继位,韩宣惠王也领着太子前来庆贺。紧接着,赵国娶韩国宗亲之女为夫人,与韩国的关系更近了。 在内政上,赵武灵王任命赵豹为国相。同时,设置了三个博闻师和三个过错监督官,他们负责赵武灵王的言行举止。还有,凡是处理重要的朝政,赵武灵王都要先咨询肥义。 为赢得民心,凡是八十岁以上品德很好的老人,朝廷每个月都送礼物;为了激发官员的忠诚,赵武灵王提升他们的品级,增加俸禄。 更令人称道的是,赵武灵王拒绝了合纵大家公孙衍苦心倡导的“五国相王”的建议。他说:“无其实,敢处其名乎!”(司马迁《史记·赵世家》) 诸侯国国君都爱慕虚名,纷纷称王,但是赵武灵王却甘愿做“君”,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的。 与赵肃侯争霸中原诸侯国的目的不同,赵武灵王的目的是向北发展,攻占胡地。首先,争霸中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久的努力;其次,如果不解决心腹大患中山国,它一定会拖累赵国向中原进军的后腿;再次,尽管中山国不好打,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