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波特莱尔一行诗(1):初遇之雨 (第1/7页)
「儘管法国作家波特莱尔写了很多在当时属于离经叛道、骯脏丑陋的东西,甚至被巴黎法院给查禁,但是他实质目的乃是为了让大家发现生活中各种形式的美,他独创出『联觉作用』的描写手法,激发出人们心理层面对于事物有新的文学感受性,打破浪漫主义的最后一块砖头。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我认为波特莱尔所擅长的『联觉作用』手法,其实相当符合『物体恆存』概念,或许很多人会持否定态度,不过我本身是这样来解读。」 教室外的雨声稍缓,让忘记带麦克风的我得以暂时降低音量。 十月上旬天气依然炎热,不过昨天晚上竟然罕见降温,难得出现秋天的氛围。气温骤降加上熬夜追剧的关係,害我差点睡过头而赶不及早上九点的课。 我急忙开着车子在路上疾驶狂飆,不小心被测速照相机给捕捉到倩影,两週之后免不了又要被老妈碎碎念,老爸肯定会动用特权去「销单」,然而我寧愿自己缴交罚鍰,毕竟确实是违规了。 到教室之后才发现不但麦克风忘了带,睡衣式的bratop也没更换,直接套上白色荷叶边衬衫搭配浅灰色丝质长裤前来上课─这是30岁的我成为助理教授后的第四週课程。 我似乎尚未做好心理准备,成为一位真正的老师。 「附带一提,一些伟大或是写出跨时代作品的作家好像都能看见一般人见不到的景象,例如刚才提到的波特莱尔,在嗑药后描绘出未来世界的阿道斯.赫胥黎,也包括之后会谈到的心理学家荣格。」 台下的同学们大多数认真做着笔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