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_第十章 是家乡的味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是家乡的味道! (第2/7页)

的景象就没法比。

    他甚至认为此景比晚清时代更接近现代化。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汴梁的街景非常不规范,完全是对外敞开的,临街的不是一堵堵高墙,尽是一些店铺、棚子、衙门,更离谱的是,许多衙门的门面真是小得可怜,就跟茅厕一样,看上去非常寒颤,跟隔壁大酒楼的门面那就没法比。

    可见汴京已经是商业、行政,交通,高度混合在一起,就没有那种封建社会的封闭感。

    而宋朝之所以如此特别,其中一个非常非常关键原因,就是宋朝不抑制兼并,而不是说不抑制商业。

    不抑制商业,其实也发展不到这种程度。

    毕竟国家的经济基本盘,还是农业经济。

    但不抑制兼并,那就有可能。

    抑制兼并,主要是将百姓束缚在田里,当你不抑制兼并时,大量失去田地的百姓就只能来城里谋生,才会有这般繁荣。

    这么多人要谋生,就不可能做到封闭式管理。

    地方有限的,市民为了做买卖谋生,当然希望打破坊墙,这是需求所至,且商业肯定是追求开放的。

    其实在北宋初年,统治者们还是希望能够继承汉唐的里坊制度,这到底便于管理,但是市民们不答应,要再搞里坊制度,就没有地方做买卖,故此他们希望将店铺临街开放,这样不但有更多地方可以谋生,也方便做买卖,经过一番斗争之后,最终北宋统治者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直到徽宗时期,北宋政府才正式对这些临街店铺征收“侵街房廊钱”,虽然用的是“侵”,但收得却是税。

    其实判断一个行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